查看原文
其他

《大侦探投资学》推荐序

王冠亚 王冠亚
2024-09-22

这是我的第356篇原创文章


找到属于自己的人生“画布”

——《大侦探投资学》推荐序


提起罗伯特·哈格斯特朗,国内的投资者应该都不陌生。哈格斯特朗所著的、杨天南老师所译的《巴菲特之道》《巴菲特的投资组合》等畅销书,几乎是投资界的必读书目。两年前,姚斌老师(一只花蛤)跟我说,哈格斯特朗的书通俗易懂,精彩耐读,不过他有一本书尚未被翻译成中文,略显遗憾。这本书,就是如今振巍所译的《大侦探投资者》。


拿到《大侦探投资者》的书稿,我几乎是一口气读完,因为这本书既有引人入胜的悬疑故事,又有抽丝剥茧的企业分析。更难能可贵的是,侦探和投资,原本是看起来风马牛不相及的两件事情、两种职业,放在一起却毫无违和感。其根本原因就在于,侦探和投资的底层逻辑其实是相通的。或者说,价值投资是一种思维方式,它不仅仅适用于投资,更具有普世价值。


我们先来聊聊侦探。书中总结了伟大侦探的思维习惯:比如说杜邦,他具有怀疑心态,不受传统观念影响,喜欢对案件进行彻头彻尾的调查;再比如说福尔摩斯,他在调查时不带任何感情色彩,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,对于相互矛盾的信息也能保持开放心态;还比如说,布朗神父广泛地研习了心理学知识,培养出了超乎常人的敏锐直觉……


所有的这些思维习惯,都指向了成为伟大的侦探所必备的品质——理性。正如作者哈格斯特朗所说:“人类的理性才是唯一的英雄。”


我们再来聊聊投资。如果我们研读和学习过沃伦·巴菲特、查理·芒格、彼得·林奇、约翰·邓普顿、霍华德·马克斯等投资大师,其实不难发现,他们的言论和作品,最终也都指向了成为伟大的投资者所必备的品质——理性。也就是说,伟大的侦探和伟大的投资者,只不过从事的职业不同,但却遵循着同样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。


以巴菲特为例,他和杜邦一样不受传统观点影响,哪怕是依靠格雷厄姆“捡烟蒂”的投资体系赚到了很多钱,他依然能够继续吸收费雪和芒格的思想精华,最终走上了投资伟大企业的价值之路;他和福尔摩斯一样保持着开放心态,即便是在86岁高龄时,还大举投资了从前不会关注的苹果等科技型企业,并大赚上千亿美元;他和布朗神父一样关注心理学,认为“市场先生”的癫狂无法预测,只能利用……


巴菲特依靠理性,成为了伟大的投资家;福尔摩斯依靠理性,成为了伟大的侦探。现在我们问个脑洞大开的问题:如果巴菲特改行调查案件,他会不会成为伟大的侦探?如果福尔摩斯改行研究企业,他会不会成为伟大的投资家?


我先给出我的判断,答案是肯定的。在我看来,只要具备了理性、开放、独立思考、敢于质疑等品格,无论是做什么具体的职业或岗位,大概率都能取得不俗的成绩。正如巴菲特评价比尔·盖茨时说的:“就算让盖茨去卖汉堡,他一样能够成为汉堡大王。”


实际上,对于巴菲特而言,投资只是他人生的一块“画布”;对于比尔·盖茨而言,软件只是他人生的一块“画布”;对于福尔摩斯而言,探案只是他人生的一块“画布”。有了这块“画布”,每个人身上那些优秀的品格就会展现得淋漓尽致。由此我想到,找到属于自己的人生“画布”,持续塑造和淬炼我们的品格,有可能是我们成长中最重要的课题之一。


如何选择人生的这块“画布”,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所处的时代和社会环境。格雷厄姆生于1894年,人生壮年时期正好赶上了“大萧条”时期,股市整体下跌89%,几乎没有投资者可以幸免,所以他注定只能成为伟大的“投资理论家”;巴菲特生于1930年,等到他走上社会的时候,美国已经迎来了“二战”之后的复苏和繁荣期,巴菲特就这样开启了自己愉快的投资之旅,所以他才有机会成为伟大的“投资家”。


如何选择人生的这块“画布”,当然也离不开我们自身的努力和精进。尽管巴菲特一再谦称,自己的成功其实得益于中了“卵巢彩票”,得益于赶上了美国经济快速发展的“顺风车”,但出生于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白人男性,可远远不止巴菲特一人啊!运气,不过是强者的谦辞而已。时代给了每个人都插上了一双翅膀,只不过有人用来翱翔,有人用来熬汤罢了。


我常常跟身边的青年朋友们讲,现在是2023年,在经历了45年的改革开放之后,中国国力富强,经济蒸蒸日上,人民安居乐业,我们才有可能坐在这里谈论投资之道;假如我们早出生100年呢?那么面对祖国山河破碎,外敌入侵,我们大概率都会选择征战疆场,报效国家。生逢盛世,我们是人类历史上非常幸运的一批人。相比于我们的祖祖辈辈,我们拥有了更多的选择自己人生“画布”的自主权。


写这篇序时,我和振巍刚刚结束了八月的“贵花会”。此次贵州之旅,我们到孔学堂瞻仰了“万世师表”的孔子遗风,到阳明洞重温了“知行合一”的心学要义,到遵义会议会址领受了“艰苦奋斗”的长征精神。每每回想,不禁让我感慨:孔子传道授业,阳明著书立说,伟人纵横捭阖,他们在不同的时代,依靠着同样的精神追求,都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人生“画布”,都书写了不负时代的璀璨华章。


在我的身边,我也很欣喜地看到,很多师友都在自己的人生“画布”上奋力挥写着青春:天南老师衔枚不懈,坚持着国内连载时间最长的财经专栏;唐朝老师笔耕不辍,七年来写下来超过1000篇的投资精华;振巍坚持《论语》和《传习录》一天一读,已经超过600天;而我以“我读巴芒”和巴菲特致股东的信“原文精读”为媒,也在每日精进着自己的投资和人生……


蓦地又想到了《论语》里的一句:“发愤忘食,乐以忘忧,不知老之将至云尔。”早早地找到自己的人生“画布”,一辈子快快乐乐地“跳着踢踏舞去上班”,这大概是人生最美好的样子吧!

△封面

△封底


购书戳此二维码↓

冠亚说

我跟振巍的人生路径有诸多相似之处:


天南老师举办的全国财经写作大赛,我的《薪火相传的那盏灯》荣获第一届30万大奖,振巍的《戴维斯家族的三代长征》荣获第二届30万大奖;

我经天南老师结识了出版社的编辑老师,并出版了《巴菲特的嘉年华》《比尔·米勒投资之道》《超越巴菲特的伯克希尔》三本译著,振巍也已出版了首部译著,也就是这本《大侦探投资学》;

我以“我读巴芒”、“每日精读”为媒,每天学习一段巴菲特,日拱一卒;振巍以《论语》《传习录》为媒,每天学习一段古圣贤,为学日益。虽然选择的“画布”不同,但都在书写着自己的人生理想......

正是因为这些缘分,我有幸受邀为振巍的《大侦探投资学》撰写了推荐序。天南老师、振巍和我,以及去哪儿网CEO陈刚先生的名字同框出现,这是我的荣幸,感谢振巍的信任!

这是一本轻松的书,通俗易懂,流畅耐读。我写推荐序的核心意思是,我们人生的关键,是找到自己的人生“画布”。无论做什么,只要在用心,事无所不成。这并不是我现在才有的观点,早在我2017年那篇《27岁那年,我离开了体制》,结尾我就是这样写的:

无论你在哪里,请始终保持积极的心态,和向上的动力。所有事情的最终落脚点只有一个因素,那就是——人。你是什么样的人,远远比你在哪里、你干什么要重要得多。

转眼又过去了七年。无论是庙堂之高,还是江湖之远,我都在以己绵薄之力发出点点微光,让这个世界因为有我,而多了哪怕一丝一毫的亮堂。我想,振巍也在以自己的方式,践行着类似的理念和路径。

预祝振巍新书大麦!预祝大家阅读愉快!

修改于
继续滑动看下一个
王冠亚
向上滑动看下一个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